8月26日,在集團“賽業(yè)績 展英才”百日會戰(zhàn)活動的氛圍帶動下,我局特色文化街區(qū)建設項目——南頭古城,南北主街正式開街,以此向深圳經濟特區(qū)成立四十周年獻上賀禮。8月28日由萬科集團組織召開的“南頭古城表彰暨東西街啟動大會”中,因集團在疫情期間克服重重難關,整體施工兼顧進度、安全、質量,被授予“一流超越樹精品 精作奉獻有擔當”榮譽錦旗。
南頭古城承載了1700年歷史,是深圳的城市原點,港澳歷史的源頭。經過南頭古城項目部人員夜以繼日、攻堅克難的不斷努力,將這座古城的傳統(tǒng)與現代、恢宏與古雅完美融匯,以藝韻之姿、壯麗之勢向世人美好綻放。然而這每一分的美好,都是一線人員用汗水書寫的“責任擔當”;每一分壯麗,都是一線人員用奮斗刻畫的“青春印記”!為確保工程進度,通過深圳分公司及項目部共同努力,南頭古城項目成為疫情期間首批復工工程,這份責任與使命是那么的沉甸甸,但同時又是那么的甜絲絲。沉甸甸是因為這個項目面臨的任務艱巨,難度大、工期緊、范圍廣、人員及環(huán)境復雜;甜絲絲卻正是因這些困難,才淬煉出了一批經驗豐富、敢打硬仗、操作熟練的優(yōu)秀隊伍。
項目經理劉振口中常常掛著這樣一句話,使每一位項目管理人員都成為“抱薪者”。這句話雖然很普通,但是他就是這樣一個務實且用心去營造項目氛圍的管理者。可以說他的工作全憑“一張嘴”,這句話并非貶義,在他身上恰恰相反。因為他是各方關系的協調者、是合理分配的統(tǒng)籌者、是團隊凝聚的核心者、更是自我修煉的管理者,項目上有人稱他為人生導師、心靈導師。確實如此,無論是對外與政府、文體局、還是居民之間的溝通,對內生產會議上工作任務及難點的分配協調、疫情期間施工的殫精竭慮和團隊建設,樁樁件件無一不是需要用智慧和口才去解決,他并不覺得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,反而對這些事情充滿熱情,因為熱情的基礎是責任,正是靠著這份責任與堅持,他所帶領的團隊在集團百日會戰(zhàn)活動期間,添上這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周田津同志不僅是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,同時擔任我局項目管理中心總工程師,可謂任重而道遠。項目地下管網施工有別于其他項目,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與設計人員溝通進行方案調整,確保施工技術的可實施性,保證施工質量;另一方面要規(guī)劃場平布置,道路窄限制了施工可操作空間,又與居民生活交叉,更多地要考慮人流、物流、交通、疏導等多方面的因素,給施工難度及進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。該同志是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過來的,他充分發(fā)揮了黨代表的先鋒模范作用,哪里有硬仗,就要往哪里去, 正是這種越難越要戰(zhàn)勝的革命斗志和永不服輸的精神讓我們在這場攻堅戰(zhàn)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。
人生須知責任的苦處
才知道盡責后的樂趣
作為一名項目安全生產主管,他始終堅持“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,綜合治理”的方針,充分利用“晨會”“晚會”的時間,抓安全,強意識,做總結,使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更加體系化、標準化。在項目“清租”階段,施工條件復雜、與古城居民生活交叉、工作面多等情況使項目安全生產、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更是難上加難,但是他依然迎難而上,他高度的責任感和扎實的專業(yè)技能使得南頭古城項目依然做到了無任何不良通報,安全“0”事故,為安全生產工作保駕護航。
他是一名項目技術員,是一線施工方案反饋及技術方案調整傳達的端口,由于南頭古城項目屬于舊改項目,88個節(jié)點對應著88種不同的施工方案,操作面廣、信息收集量大。很多工作要一邊制定施工方案,一邊根據現場情況加以調整,這讓看似平凡的工作無形之中難度系數倍增。但是他仍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、精益求精的精神,不斷總結經驗,嘗試創(chuàng)新,在保證了項目施工質量的同時,也使得自己的專業(yè)水平和業(yè)務能力提高到新的臺階。
他是一名安全資料員,項目資料是項目的基礎,由于項目站位高,各界人士對該項目的關注度非常高,隨之而來的檢查,堆積如山的材料,讓他的工作也一直處于飽和狀態(tài)。
在集團“賽業(yè)績 展英才”百日會戰(zhàn)活動的開展下,讓我們看到了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一線員工們,暖心、責任、敬業(yè)都是他們的標簽,讓我們看到了“于無聲處聽驚雷,于無色處見繁花”的平凡中的偉大,越是在“無聲”“無色”處,越能檢驗出初心之所向,在未來的征途上,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涌現出來,為集團的發(fā)展盡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微信掃一掃
關注該公眾號